欢迎来到杭州招聘网!
人力资源是如何减少企业人员跳槽的 大企业们是这样做的
2018-06-05 20:35:05 阅读量:928 来源:Internet

  员工离职的理由有很多,但有一条一定频繁出现:“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了,学不到什么,看不到未来能赋予自己的东西,想走出舒适区,于是就想跳槽了。”

 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,因为大部分企业的岗位职责都是固定的,分工明确,但时间久了,员工会觉得自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,只是一颗螺丝钉,工作由此失去激情、感觉没有意义。

  

  怎么办呢?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下员工“轮岗制”,这个管理招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年关离职潮的问题。

  轮岗制度,如今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,很多成功的公司,如IBM、西门子、爱立信等都在公司内部或跨国分公司之间建立了岗位轮换制度。

  轮岗要如何设置?怎样推行?我们以阿里巴巴、无印良品、联想为例,看看别人公司的轮岗制度。

  无印良品:人才委员会

  无印良品是终身雇佣制,有人才委员会这样一个体系,一个大学毕业生,大概22岁,毕业之后进到公司,大概要在公司干四十几年,要通过岗位教育、轮岗等各种方式来培养他。而这个就要通过人才委员会来实现,这一块的培养能占到整个人培养的80%。

  无印良品的员工在公司里面受到的培训分三个构成,分别是10%、80%和10%:

  10%是工作手册学习的占比,是基准,最简单基础的事;80%是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培训,即在工作现场内,上司和技能娴熟的老员工对新员工们通过日常的工作,对必要的知识、技能、工作方法等进行教育的一种培训方法;最后10%就是对员工的专门培训,公司内部培训课程,这三部分构成了无印良品对员工的教育。

  那么无印良品的领导层如何培养?如果说来了100个新员工,最后有可能成为领导的只有20%,如何培养或挖掘出这20个人?

  通过公司的各种轮岗、调岗的配置,岗位配置来培养。

  第一类人才:潜能高,表现也很好。公司里非常重要的岗位要培养后继人才,这是人才储备。比如说销售本部的本部长,能够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如果能占到公司人数的10%。这种是储备用的明天的人才,是鲜有存在的员工。

  第二类人才:能力稍微低一点,是合格,但是表现、评价结果非常好。这些人能够成为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层,是部长级的储备,其实也最多占到公司员工的10%左右。

  第三类人才:能力很高,表现合格,这种人才就叫课长级别的人才侯选。

  第四类人才:60%左右员工,是非常普通的员工,但是非常重要。

  第五类人才:需要对他进行特别关照,需要通过改善他的工作能力的员工,一般在公司里面占到5%,最多不会超过10%。

  松井认为,人才配置就是让什么样的人去什么样的部门,不仅对公司业绩有很大的帮助,还有益于个人成长和发展。

  另外人才培养委员会在当时还有一个工作,公司在日本的中层干部中,有20%的人会有机会到海外去学习轮岗,学习海外的经验。确实,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进行全球化,这一步是必须要做的。

  海外轮岗促使全球各个公司和总部的联动变得更加密切,这些中层管理者,在学习轮岗的同时,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经验,还能够直接解决海外公司海外店铺上的问题,很好地增强了中基层的管理能力和海外店铺问题的妥善解决。

  联想:经验拓展

  联想认为,个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,公司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。公司将为高绩效、高潜力人员提供、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的机会,同时也为计划的内容运用到具体工作岗位提供机会。

  联想始终认为绝大多数学习和发展都发生在工作中,最好的发展方式是基于经验或实践的发展。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重视课堂培训,联想基于岗位序列和职位层级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课程,帮助员工发展。但仍然确信80%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发生的。

  基于经验的培养方式有很多种,例如轮岗、项目锻炼、安排新的任务等方式,通过这些方式使每个人不断学习和提高。不同发展手段的使用均基于员工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。这里以轮岗为例,分析联想的以经验培养人才的模式。

  根据不同目的,轮岗包括两类:

  晋升性轮岗和经验拓展性轮岗。

  联想主要使用的是经验拓展性轮岗。

  在联想晋升不仅仅基于潜力,还必须考虑经验。这样做能够保证管理者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的岗位,缩短胜任的时间。

  因此,最稳妥的做法是,被晋升的人已经具有相关工作经验。因此,轮岗是员工跨职能、BU晋升的前提和有效的发展方法。

  联想轮岗的基本原则:上轮下不轮。如果上级轮岗,则下级不能轮岗,反之亦然。相隔时间至少半年。

  轮岗人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:高绩效员工、高潜力员工、被列为后备培养对象。

  轮岗人员的职责定位于新岗位,原岗位职责不再保留,目的在于使其承担责任,保证轮岗效果的达成。

  轮岗之前需要为轮岗人员设定更高的、清晰的和可衡量的绩效标准或要求,至少要传递这样的信息给轮岗人员。

  2009年,为了让轮岗更有针对性,联想人力资源针对公司高级副总裁进行了深度访谈,识别出一个基层管理者成长为高层管理者必须要经历的9种经历。

  

  这一岗位经验分类的提出,大大提升了人才盘点后结果的可应用性。

  例如,当华东区总经理岗位的继任者,缺乏后端岗位的经验,因此评估时只能为2-3年的继任者,也因为这个结果,在人才盘点结束后,组织会尽快安排他进行2年的职能岗位轮岗。当候选人弥补了缺乏的经验,他在继任名单上的位置也会得到提升。

  阿里巴巴:培养复合型人才

  阿里巴巴一直就有严格的内部轮职制度,管理层每年都会有调动。一个管理人员想获得更好提升,必须具备两点:

  一是接班人计划完成的很好,

  二是有过轮岗经历。

  轮岗原因与目的

  

  
2007年底,也是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后不久的平安夜当天,马云向员工发了一封公开信,宣布旗下四大板块高层将进行“轮岗”:这种轮岗文化是从阿里铁军开始建立的。曾任阿里B2B公司COO的李旭晖说:“现在的大区经理都是从一线销售走过来的。岗位调动让他们重新归零,重新开发新市场,随时整装待发,一声令下就出发。从上海调广州,从厦门调青岛,从宁波调深圳,频繁调动,每次调动都牵涉到家属和人脉关系,每个人都是两三年调了五六个地方。调令下来的很仓促,反应时间有限,这些区域经理听到调动,基本上一天之内搞定。他们接到调令的第一句话就是:什么时候出发?”

  其中包括创始人之一、阿里巴巴执行副总裁、淘宝网总裁孙彤宇“离岗进修”,另一创始人、集团资深副总裁金建杭岗位调整。另外,李琪、吴炯、李旭晖、曾鸣、陆兆禧、金建杭等多名高管的职位出现调整。

  轮岗包括两部分,一部分是“干部轮休学习计划”,淘宝网总裁孙彤宇等4名高管进入“学习期和休整期”。

  另外一部分是当时三大子公司淘宝、中国雅虎、支付宝高层“轮换”:

  比如原来中国雅虎总裁曾鸣调回集团,支付宝总裁陆兆禧去负责淘宝,淘宝副总裁邵晓峰调任支付宝总裁。

  而在2012年,阿里集团也宣布了一项管理层轮岗计划,22名中高层管理干部涉及其中,调动跨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全部子公司。

  这次轮岗调整中大多数岗位还是“专业对口”,比如淘宝商家事业部副总裁王文彬被调往天猫商家服务部,集团战略投资部资深副总裁张蔚则被调往集团参谋部等。

  这次高层地震涉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四大板块。

  其中,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、CTO吴炯、孙彤宇及资深副总裁李旭晖将“离开现任岗位”;集团执行副总裁、中国雅虎总裁曾鸣于第二年1月1日起调任集团参谋部参谋长;集团资深副总裁、支付宝公司总裁陆兆禧将调任淘宝网总裁;金建杭将调任中国雅虎总裁;集团副总裁、淘宝网副总裁邵晓锋将调任支付宝公司执行总裁。

  阿里内部人士表示,适时让元老们走出去,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一直以来的既定方针。阿里一直希望能打造高水平的管理层,若在进修期间仍然要对职位负责,那么便无法全心投入学习。为此,参与这次“进修”的高管不保职位、不领取薪水。

  也有人指出,轮岗大调整的背后是马云在强化最高管理层对全集团的掌控能力,以强力推进大阿里人员、资源整合。

       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网络[网易号],版权归作者所有

本网转载的文章,在于传递信息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;若作者要求删除,我们第一时间执行,谢谢支持。联系方式 0571-87193586   详情声明